研究院打造黨建“六心工程”品牌——“政治強心、思想聚心、組織固心、人才鍛心、群團暖心、廉潔正心”,將黨建“六心工程”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基層落地的重要抓手。其中,在提升組織力方面,突出以“組織固心”為目標,持續(xù)健全基層黨的組織體系,以標準化支部創(chuàng)建、支部黨建品牌打造、黨員攻堅團隊攻堅、黨建+建設等為載體,形成抓基層強基礎、全面提升活力的工作局面。
堅持學思踐悟,基層組織造“形”鑄“魂”。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,引導基層黨支部通過創(chuàng)新學習方式,推動黨員學以致用。如基礎運營技術研究所黨支部通過“三學”提升學習效果。一是情景學,通過紅色教育基地沉浸式體驗,深入學習從“半部電臺”到建設數字中國的紅色電信史,感悟紅色電信精神。二是互動學,通過開辦10期“云網技術大咖壇”“青年才俊擂臺”等技術交流平臺,支部黨員群眾不斷提升服務現網的行動自覺,增強技術研發(fā)能力。三是“田間地頭”學,支部黨員干部群眾深入現網一線開展量子信息、原子能力研發(fā)、5GC容災技術研究,向現網一線學習。黨支部牽頭國資委項目《面向共建共享的智慧運營系統》成果入選《中央企業(yè)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推薦目錄(2022年版)》,獲得“國資委攻關突出貢獻團隊”榮譽稱號。
堅持率先垂范,黨員、干部帶頭打造創(chuàng)新梯隊。隊伍是力量之源,建強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,重點在于發(fā)揮黨員、干部的頭雁作用。如6G研究中心黨支部干部在重點研究項目中自覺帶頭挑起重擔,書記陳鵬帶領支部聚焦關鍵方向、實施重點攻堅;支部朱劍馳等黨員骨干刻苦鉆研,解決了大規(guī)模天線技術導頻和反饋難題,輸出相關專利代表中國電信首獲中國專利銀獎;在國際標準工作中,年輕黨員骨干發(fā)揚“白加黑”精神,克服線上參加國際標準會議帶來的時差適應、強度加大等困難,應對標準戰(zhàn)場挑戰(zhàn)。一年來,6G研究中心國際標準立項第一報告人黨員/入黨積極分子貢獻占比81.1%,頂級期刊論文第一作者黨員/入黨積極分子貢獻占比65.3%,在標準專利、PCT專利方面黨員/入黨積極分子貢獻占比約70%,成功支撐中國電信6G重點成果進入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。
堅持文化引領,用身邊人身邊事塑造“奮斗、創(chuàng)新、協同”的科研文化。加強典型引領與選樹,黨建科研融合推進,推動科研成果“頂天立地”。如云網運營技術研究所黨總支開展“我為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突破做貢獻”等文化活動,加強政治文化建設、支部黨性修養(yǎng),提高黨總支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,鼓勵引導人才深耕關鍵核心技術“卡脖子”領域。支部在牽頭國家級重點攻關“卡脖子”工程項目中呈現出黨員骨干典型帶頭、你追我趕集智攻關的氛圍,如孫瓊長期專注專精新一代云網運營系統、云網融合、下一代互聯網等關鍵領域自主研發(fā)工作,勤于創(chuàng)新,不畏困難,輸出成果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榮譽,個人獲評國資委央企攻堅工程突出貢獻個人;王愛俊潛心IP技術研究十余年,終獲中國電信IETF SAVNET工作組主席任職突破,相關事跡在院內外媒體傳播受到廣泛關注,同時通過舉辦技術講座、學術會議等交流分享國際標準工作經驗體會,助力更多的科技人才在國際權威標準組織舞臺上發(fā)揮更強的作用,進一步增強中國電信運營商話語權。
堅持攻堅克難,黨員攻堅書寫滿意“答卷”。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通過黨員攻堅行動,讓黨員身份亮出來、業(yè)績比出來、作用顯出來。如綠色低碳技術研發(fā)部黨支部積極響應國家“雙碳”政策,以“我為黨旗添新綠”為支部品牌,實施“紅旗領航新人”計劃,著力開展綠色低碳自研產品研發(fā)推廣應用黨員攻堅行動。近期,在廣西蝴蝶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中,支部黨員同志恪守為民服務理念,排除萬難,登舟渡海,風餐露宿,徹夜趕工,克服海上無人島地理條件偏遠、海面氣候惡劣帶來的項目設備材料過海運輸、上山搬運等難題,促成全國首個采用支部自研“光氫儲”一體化綠色低碳電源的通信基站順利開通,有效保障周邊海域8000多艘漁船及萬畝蠔排相關群眾的通信需求,得到當地政府、漁民群眾的好評與肯定。
2023年,中國電信研究院將緊緊圍繞數字化轉型主線,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賦能科研工作提質增效,為中國電信打造世界一流企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揮科技創(chuàng)新的支撐引領作用。